主页 新闻资讯 水产养殖过程中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

水产养殖过程中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

我们通常可以采用人工培养的方法来获得一些鱼类喜食的动、植物,以弥补天然饲料的不足,提高鱼产量。


 (一)芜萍的培植方法  


水产养殖加温中,芜萍又叫薸(piao)莎,是夏花草鱼的主要饲料,也是青鱼、鲂鱼等的优良辅助饲料。


可选择333~667平方米背风、底泥肥厚、水深1.5米的池塘进行培植。通常在3月底排干池水,进行清塘。


瘦池每667平方米可施腐熟猪、羊粪300千克左右作为基肥。专养芜萍的池塘不用放种,新辟的池塘每667平方米需放15~20千克种芜萍。


当水温达27C左右,芜萍生长最快,但每次捞取数量不要超过60%。芜萍的病害主要是铁锈病和水泛病。


(二)浮萍的培植方法  


浮萍分为紫背浮萍和小浮萍两种,是接在芜萍以后喂养鱼苗的好饲料。


选择的池塘以2666平方米以下为宜。在3月底清塘完毕后,每667平方米放入种浮萍1000千克左右,并用麦草辫分格培养。


再施家畜粪250千克左右作为基肥。春、秋两季浮萍繁殖快,当池水透明度大、浮萍生根多时应追肥;


气温较高时则要少追肥。待塘内长满浮萍后,每2~3天可收获1次,每次收捞不超过总量的50%。


(三)蚯蚓的培养方法  


水产养殖加温中可利用空坑塘挖成培养坑,形状、大小不拘,深度70厘米。


坑内铺一层约7 厘米的青草、菜叶或马粪等,每平方米放入10~20条种蚯蚓,然后再铺一层15~20厘米的泥土。


如此分层堆入至坑深的4/5处为止,上边再加一层泥土。堆泥时不宜压紧,经十几天后即可挖取蚯蚓。培养蚯蚓应选择个大体粗、环带明显的个体。


培养蚯蚓要注意:


①土要肥;②蚯蚓不能直接接触易发高热的肥料;③士壤保持一 定湿度;④挖取蚯蚓时最好分层挖,将土和粪肥分别堆放,以便第二次培养用。


培养蚯蚓的方法简便,是解决鱼类动物性饲料的一个好办法。


(四)枝角类的培养方法  


采用深1米的土质池或水泥池,注人50厘米深的水,加入混合堆肥所淌出的独水。


使池水中繁殖出大量藻类和菌类,然后移入种水蚤(即红虫),在温度20°C~25C时,3~4天后即能繁殖出大量枝角类。


1周以后可将红虫全部捞出,作为鱼的饲料。池中可再次施肥,待温度适宜时又会出现第二次枝角类的高峰。人工培养饲料还有蝇蛆、轮虫和单胞藻类等。


蜕壳虾蟹的保护


(1)虾蟹蜕壳保护的重要性


 水产养殖加温中虾蟹只有蜕壳才能长大,蜕壳是虾蟹生长的重要标志,它们也只有在适宜的蜕壳环境中才能正常顺利地蜕壳。


蜕壳时要求浅水、弱光、安静、水质清新的环境和营养全面的优质适口饵料。


如果不能满足上述生态要求,虾蟹就不易蜕壳或造成蜕壳不遂而死亡。虾蟹蜕壳后,机体组织需要吸水膨胀,此时其身体柔软无力, 俗称软壳虾和软壳蟹。


需要在原地休息40分钟左右,才能爬动,钻入隐蔽处或洞穴中,故此时极易受同类或其他敌害生物的侵袭。


因此,每一次蜕壳,对虾蟹来说都是一次生死难关。特别是每一次蜕壳后的40分钟,虾蟹完全丧失抵御敌害和回避不良环境的能力。


水产养殖加温的人工养殖时,促进虾蟹同步蜕壳和保护软壳虾、软壳蟹是提高虾蟹成活率的技术关键之一,也是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举措。


(2)虾蟹的蜕壳保护


①为便于加强对蜕壳虾蟹的管理,应通过投饵、换水等措施,促进虾蟹群体统一 蜕壳。


②为虾蟹蜕壳提供良好的环境,水产养殖加温要给予其适宜的水温、隐蔽的场所和充足的溶氧,建池时留出一定面积的浅水区,供虾蟹蜕壳用。


③放养密度要合理,以免因密度过大而造成相互残杀。


④放养规格尽量一致。


⑤每次蜕壳来临前,要投含有钙质和蜕壳素的配合饲料,力求同步蜕壳。


⑥大批量虾蟹蜕壳时,需保持水位稳定,一般不需换水,减少投饵,减少人为干扰,可以临时提供一些水花生、 水浮莲等作为蜕壳场所,并保持安静。


大批量虾蟹蜕壳后,要做好增投优质饵料,严防因饲料不足而引发相互残杀。